2015年至今,阿里在家居领域的探索表现为新零售+产业投资的组合。
家居新零售的代表项目包括极有家、淘宝心选、Hometimes家时代和躺平。其中,极有家是成立时间最长、市场影响力最大的一个项目。
2015年3月,阿里推出家居家装电商平台“极有家”,最初主要围绕设计、产品、装修和社区四方面展开,并上线了“极致装修30天”特色频道。
2016年起,网易孵化网易严选后,各大互联网巨头扎堆泛家居零售。腾讯上线企鹅优品,京东推出京造,小米有品也进入市场。顺应市场潮流,阿里在2017年5月推出生活方式品牌“淘宝心选”;2017年9月,天猫又推出概念店“Hometimes家时代”,瞄准家居新零售。
在早期,淘宝心选的声量并不如成立更早的网易严选,如今网易电商蓝图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严选遭遇边缘化,或许会成为淘宝心选弯道超车的契机。
经历几年演变,极有家暂时成为了淘宝家居领域的若干个项目中发展最不错的一个,面板块逐渐丰富,也经历了一些调整和完善。阿里仍然没有忘记电商平台在家居消费的体验和交付方面的“先天不足”,2018年4月,极有家在智能家居板块开通了O2O模式,通过手淘用户线上推送线下智能家居店铺地址,引导消费者到店体验,通过现场指导推荐来促进服务质量提升,提高转化。2018年全年,极有家平台成交量超过3000亿元,阿里打了个漂亮的“翻身仗”。
2019年9月27日,阿里又从居然之家手中“接棒”了居然设计家,化身为躺平设计家,主打设计引流和内容社交。目前,躺平已经在青岛开设了全屋定制试点店。躺平的核心打法之一是,让业主通过躺平设计家来DIY自己的家,把产品通过3D场景的方式展示出来,让业主从中找到设计灵感,然后下单购买,将C端流量实现转化;之二是,通过补贴和佣金的方式,让设计师把手上的流量变成躺平设计家的平台流量。
除了新零售,阿里也在家居行业不断出手投资,在家居卖场、设计软件、智能家居、家装服务等方面均有落子,其中,阿里对三维家的战略投资,以及对中国家居卖场两大巨头——红星美凯龙和居然之家的投资最为行业所瞩目。
至此,阿里的触手已经深入设计、施工、智能家居、家居新零售和线下购物场景。
阿里在这一阶段的战略,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:
第一,通过对匠多多和神工007的投资,布局线下的交付和安装。
第二,通过设计和内容社交的引流作用促成线上购买,极有家和躺平是典型例子。
第三,发力线下,一方面通过对头部家居卖场的投资,实现双方能力上的互补;另一方面通过自主开设体验店,实现对线上销售的引流、对购物体验和服务层面的完善。
一系列战略布局和投资动作背后,我们仍然能窥见阿里的一丝“焦虑”:在家居家装这个线下属性很强的行业中,推进电商化困难重重,而且电商的占比势必会存在天花板,实体店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因此,阿里的思路是:攻克线上消费存在的痛点,加强对线下的布局,线上与线下双线齐发。
发力家居行业近十年,至今,阿里的家居布局已经基本形成,搭建了从内容、设计,到交易、服务等全链条的服务方案。但这不意味着阿里啃下了这块硬骨头。
首先,阿里仍然没有能完全解决家居线上消费的痛点。
阿里投资设计软件三维家并推出极有家和躺平,证明了阿里将设计看作是成单的重要抓手。估值40亿美金的Houzz为中国家居人描绘了一个内容社交和设计转化的美梦,但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的是,Houzz已经3年没有融资,上市的传言3年来仍然没有变成现实,2019年初又经历了裁员。这种模式究竟能否跑通,Houzz至今还没能给出一个强有力的证明,中国的模仿者如一兜糖、好好住们亦是如此。事实上,通过业主DIY设计从而促成转化购买,跟当前用户在家居行业的消费决策还存在一定的距离,在现阶段,单纯通过线上转化是不可行的;而且用户从设计到下单,中间有很长的决策时间,这是面临的一大挑战。
其次,自主开设体验店是否真的能实现对线上的引流,会不会又重复爱蜂潮曾经的故事?据知情人士透露,由至爱智家(三维家旗下整装供应链服务平台)与阿里在青岛共同打造的、面积达3000多平米的“桔至生活家居生活体验馆”,实际运营情况并不成功,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很大差距。回望中国家居家装行业的历史,营收几十亿元的家装公司因为盲目开大店而崩盘或元气大伤的例子,就是血淋淋的前车之鉴;放眼全球,美国家居电商Wayfair在开展对实体店的探索时,偏爱活泼有趣、机动性更强的快闪店而不是固定的长期门店,更不敢开大店。开大店模式是否可行,其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,团队的人才配置是否到位,这些都还需要阿里再三斟酌。
此外,如果说淘宝、天猫等电商巨头在线上是当之无愧的最佳集客场景,那么在线下,最佳集客场景就是以红星美凯龙、居然之家为代表的家居卖场,这也就是为什么家居卖场这种看似陈旧落后、消费者体验欠佳的模式,至今为止在中国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商业价值。虽然众多家居品牌都希望自建渠道,掌握独立获客的能力,但目前为止,市场上并没有出现一个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角色。对于阿里来说,自身缺乏开实体店的基因,能否通过躺平+三维家来打造出一个有力的集客场景,其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回望阿里进军家居的这10年,从最初的家装馆走到如今的“全面开花”,盘子的确铺得更大,也褪去了当年那种外来者的青涩。历经10年,不意味着故事的结束,因为阿里在家居的种种布局仍然还有待时间来验证。可以确定的是,阿里在家居行业的深入并不会就此停止,它的动作仍将持续搅动这个规模超过四万亿的大行业,带来巨大的变量,而一旦当它真的啃下这块骨头,就有可能为自身未来的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。